77779193永利官网“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77779193永利官网 时间:2016-12-01 点击数:

“十三五”时期,是公司加快内涵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办学层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更名“大学”的战略攻坚期。公司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作为,精心谋划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学院实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此,根据《中共yl6809永利官网委员会第一次党代会报告》、《yl6809永利官网“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立足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让员工享有更好的教育和使员工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以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引领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坚持系统谋划促进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促进特色发展,坚持服务地方促进开放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院公司产品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 发展目标

员工规模:全日制在校员工本科1300人,联合培养研究生10人。

人才培养:各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保障条件及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省属同类院校前列,力争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双证通融”的土建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团队建设:力争把“生态建筑”团队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

科技创新:争取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获批省(部)级项目5-8项。平均年科研总经费(纵向)达40万元以上,完成产学研及成果转化经费平均每年50万元。SCI、EI、CSCD收录的论文总数达到50篇左右,出版学术专著3-5部,争取有1—2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力争在国家级奖励上有历史性突破。

团队队伍:按照生师比设定教师规模,专任教师控制在45人左右,外聘教师12人左右。专任教师高级职称达到50%,博士达到40%,双师型教师达到50%,高水平科研团队1个。

(主要目标列表)

主要指标

发展现状

十三五目标

说明

本科生人数(人)

1194

1300

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数(人)

2

10

教学成果奖(项)

0

1

省级

精品课程(门)

3

5-6

校级

教学改革项目(项)

2

3

省级

创新创业项目(项)

7

10

省级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0

1

省级

员工学科竞赛获奖(项)

2

6

省级

员工专利成果

2

5

本科生就业率(%)

93

93

本科生创业率(%)

2

4

本科生考研率(%)

13.5

18

校级重点学科(个)

0

1

国家级项目(项)

2

3-5

省部级项目(项)

1

5-8

省部级成果奖(项)

0

1-2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103.5

160

产学研成果转化经费(万元)

104.24

200

学术专著(部)

2

3-5

高水平论文(篇)

12

50

专利(项)

6

18

学科带头人(人)

0

1

专任教师人数(人)

42

45

博士、教授人数(人)

11

18

高级职称人数(人)

13

22

双师型教师人数(人)

28

33

外聘技术型高工(人)

6

12

  • 发展任务

1、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团队建设、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和公司产品四位一体、共同作用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双证通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团队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大胆创新,勇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以服务员工成人成才为目标,着力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素质拓展与综合能力提升、职业规划为主要内容,融员工专业成长、科技文化创新、创业就业和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和机制。

专业综合改革。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依托优势学科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建成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彰显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提升培养特色和质量。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整体优化,协调发展,模块化推进,研究与实践并重,全面建设、重点突破、特色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重点,凸显社会需求导向,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建设量足质优的实验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完善课程实验、实习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训练“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2、努力建设生态建筑重点学科:

凝练学科方向。围绕生态建筑学科这一主题,凝练形成生态建筑安全、生态建筑材料、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施工及生态建筑设备研究五各学科方向,明晰各方向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路径。

汇聚学科队伍。基于学院现有教师学术专业背景,在具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各方向的研究骨干,科学遴选各方向的负责人组建相应的学科团队,努力建设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团结敬业的学科队伍。

培育学科成果。力争在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高水平论文、学术专著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校企合作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省级奖励,力争申报并成功获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3、积极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高层次人才引进。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重点引进绿色生态建筑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1人,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高水平博士、教授3人,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培育学科特色;重点引进建筑学、工程管理专业博士、教授4-6人。

中青年教师培养。积极鼓励现有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职称,优化现有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支持青年教师出国出境培训学习、国内访学、深入行业企业锻炼;扶持广大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质考试,增加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

教学学科团队建设。结合学院教师分类情况,积极组建“基础理论研究团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和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团队”,积极打造学院教师多领域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工作格局。

4、全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人才培养企业深度参与。聘请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为学院兼职教师,参与员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定领域内共同培养行业企业所需人才;建立稳定的员工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拓展员工创新创新能力。

共建校企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学院平台、技术、团队等优势资源与相关资质较雄厚的企业建立校企研发中心,共同申报项目,联合开展成果鉴定、成果奖项申报和成果转化等活动。

  • 发展路径

质量为本: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根本任务,把促进员工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公司产品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公司产品投入,健全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着力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力,着力拓宽员工胸怀视野,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夯实员工专业素养,增强创新创业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优先:人才资源是支撑学院事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系列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够用、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适应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要重视和加强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科研强院:学科是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研是学科的重要支撑、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力量源泉。努力营造学院“人人要科研”的良好氛围,积极建设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研究平台,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培育潜在的获奖项目,全面助推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学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发展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和已有的基础,主动加强和地方相关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和空间,在项目对接、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方面深度合作,努力成为地方行业经济建设的“智囊团”和“助推器”。

五、发展保障

1、落实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扎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和改进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政治责任、阵地建设、主流引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着力构建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面推进学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2加强学院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学院班子和管理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破解难题、执行落实的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提升党员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建设一支视野宽阔、作风优良、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3、完善学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院人事分配制度体制机制,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形式与内容,建立完善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确保学院人员结构优化,优劳优酬。

4、加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善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大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力度,加强老员工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重点加强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推进“隆中山下党旗飘”工程。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老员工骨干培养培训力度。大力发掘、培育、宣传优秀老员工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加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增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77779193永利官网

2016年11月30日

Copyright 77779193永利(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