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电子信息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移动互联网;2.智能感知;3.云计算;4.大数据复杂事件处理;5.内存数据库管理;6.内存分析与预测分析;7.物联网;8.车联网;9.光通信;10.导航与位置信息网络平台;11.新型光纤制备及其应用基础;12.遥感信息;13.新一代存储;14.新一代光刻光源;15.地球空间信息及探测;16.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机理;17.生物信息采集与处理;18.生物声学感应;19.图像及信息处理;20.语音翻译;21.可穿戴用户界面;22.无线通信;23.量子通信技术;24.信息安全;25.大功率深紫外LED;26.深度神经网络与多智能体;27.新型编码与调制;28.激光器机理研究及激光新应用、29.光学、光子学与光电子。
重点支持围绕卫星导航芯片、时空信息、遥感影像信息处理、智能导航、芯片水平上光子与电子学的无缝集成技术、微钠光子学、通讯、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先进光子学测量与应用、显示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神经网络应用、可穿戴用户界面交互理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二. 人口与健康生物医药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2.非传染病性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新技术及预防;3.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和新型疫苗的制备机理;4.常见健康相关危害的预防和干预;5.本地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成因的相关机制以及治疗新策略;6.干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7.地方特色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活性成分的发现与分离及其作用机制;8.化学药物构效关系、分子结构修饰与改造、天然活性成分合成;9.生物蛋白、新型抗体与疫苗等;10.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活性成分的全合成;11.生物制造基本理论与方法;12.发酵工程;13.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14.生物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与纯化新方法;15.新型制剂及创新给药方法。
重点支持围绕肿瘤、重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抑郁症等脑部疾病以及重大传染病、高发病、老年病、环境与职业卫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方向开展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三. 农业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植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2.植物高产高效机理与植物保护;3.作物遗传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材料;4.农产品贮藏与加工;5.畜禽及水产品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6.健康与高效养殖;7.农林及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8.绿色农药研制;9.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开发;10.农业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材料挖掘中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油料、畜禽、水产等农产品良种培育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特色农业(水生蔬菜、食用菌、魔芋、茶叶、蜂产品)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四. 新能源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新型太阳能电池;2.生物质能源;3.能源转换与储存;4.半导体储能;5.无线充电;6.新型清洁能源;7.电网稳定与高效安全理论;8.纯电动乘用车动力总成;9.动力电池基础理论;10.高效汽车电子系统;11.汽车节能;12.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
重点支持围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新能源接入、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和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五. 新材料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医用生物材料;2.光电功能材料;3.化工新材料;4.新型焊接材料;5.新一代半导体材料;6.智能可穿戴设备新材料;7.功能耐火新材料;8.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9.微重力金属合金材料;10.磁性新材料;11.纳米新材料;12.人造组织材料;13.钢材高洁净度冶炼及成分偏析控制;14.高品质钢材深加工技术;15.金属材料循环再生;16.绿色建材开发与再生;17.储氢材料;18.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备机理;19.高性能复合材料大型功能结构件设计制造及评价;20.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低成本回收及其应用基础;21.全复合材料格构体节点连接;22.材料表面改性。
重点支持围绕战略光学材料、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纳米材料的制备、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六. 先进制造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交通装备制造;2.高端数控装备制造;3.冶金能源设备制造;4.电力系统装备制造;5.新型传感器;6.智能微尘;7.工业控制系统;8.系统协同;9.装备在线或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10.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11.激光与3D打印;12.空间飞行器;13.智能机器人;14.自动驾驶汽车;15.先进成形制造;16.智能化印刷;17.新一代高速液压伺服;18.智能制造。
重点支持围绕高端数控装备制造、激光与3D打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微尘、智能化仪器仪表、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轻工业设备、石油钻采设备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七. 资源与环境领域支持研究方向
1.深地资源探测;2.非常规油气的成藏机理;3.水资源开发与水污染防治;4.全球变化与流域环境响应及预警;5.生态监测、评估、修复与环境保护;6.湿地演变与水源地保护;7.工程安全及灾害防控;8.地质灾害诱发机理与防控;9.矿产资源高效勘探、绿色开发与综合利用;10.环境监测、风险评价与污染治理;11.节能环保城市建设;12.城市、农村污染治理;13.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14.循环再生材料制备;15.再制造产业。
重点支持围绕深地资源、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汉江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态安全、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监测、环境与健康、特色资源清洁生产及环保节能技术、钒、磷、硒、黄姜、苎麻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向开展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